在了解關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的逃逸監測的內容之前,咱們先來了解一下N-甲基吡咯烷酮NMP是什么?
N-甲基吡咯烷酮,中文別名:NMP;N-甲基吡咯烷酮是一種有機物,化學式為C5H9NO,為無色至淡黃色透明液體,稍有氨氣味,與水以任何比例混溶,溶于乙醚,丙酮及酯、鹵代烴、芳烴等各種有機溶劑,幾乎與所有溶劑完全混合。N-甲基吡咯烷酮廣泛應用在鋰電、醫藥、農藥、顏料、清洗劑、絕緣材料等行業中。
當前,鋰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首選,受到越來越多汽車廠商的關注。我國是鋰電池最大的生產國,也是最大的出口國。
鋰電池生產工藝復雜,也涉及到多種原輔材料。其中, N-甲基吡咯烷酮(NMP, 872-50-4)在鋰電池的生產中消耗巨大,其主要作用是在生產過程中充當正極漿料的溶劑,用于溶解粘結劑和分散活性物質,在涂布干燥工藝中可以通過回收系統來回收。N-甲基吡咯烷酮廢氣一般利用設備余熱回收,采用閉式循環,回收效率可達85%~95%。這也意味著廢氣中會含有少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會隨著廢氣一起排放到電池工廠外界的大氣環境。
鑒于鋰電池行業中N-甲基吡咯烷酮消耗量及廢液產生量巨大,長期的逃逸累加量不可避免會對現場人員和周圍環境產生一定影響。這也意味著需要將N-甲基吡咯烷酮納入到電池生產園區定點或走航常規檢測因子庫中。
在一次常規監測中,搭載Vocus小精靈PTR-TOF快速質譜儀的移動檢測車在某鋰電池工廠下風向廠界發現濃度異常,通過對該高濃度點的原始譜圖進行分析后,發現檢測到的未知因子的精確質量數為m/Q100.074,該質量數最佳匹配的分子式為C5H10NO+(見下圖),結合所在污染點鋰電池企業生產的污染特征因子庫,我們判定該污染因子為N-甲基吡咯烷酮,符合鋰電池企業的污染排放場景。
N-甲基吡咯烷酮的結構式,質子化電離后為C5H10NO+,精確質量數為m/Q 100.076
在后續重點監測中,N-甲基吡咯烷酮的信號強度一直有較為明顯的檢出和波動。在監測期間,N-甲基吡咯烷酮濃度瞬時高值濃度可達到約200ppbV。而同時段內觀測到的二甲苯的濃度較低且波動很小。由此可以判斷無組織排放逃逸的N-甲基吡咯烷酮對園區環境造成了明顯的影響。
此外,便攜式GC色譜質譜和SPI(單光子電離)等走航質譜技術對N-甲基吡咯烷酮的檢測能力有限,使用此類技術的質譜設備的走航檢測結果有很大的可能性會發生漏報。
關于N-甲基吡咯烷酮(NMP)的逃逸監測的相關內容,廠家小編就暫為您分享到這里,如果您還想做更深一層次的了解,可自行進行搜集相關資料進行深入探尋。
內容搜集整理自互聯網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